更新时间:2021-08-16 09:05点击:
——访江苏省“百名示范村书记”淮安市淮安区中太村党总支书记 杨勇
“烟花”暴雨还没过,“德尔塔”病毒又侵袭。面对汛情、疫情,中太村党员干部怎么办?7月28日早上6点30分,在中太村全体党员、村干部大会上,党总支书记杨勇向参会的同志发出命令:坚决服从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,积极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“七一”建党100周年上的伟大号召精神,践行“两在两同”,同心共守防汛抗疫阵线。组建“防汛突击队”,“抗疫护村队”,成立“抗疫”党支部。全体党员干部郑重承诺:在疫情面前,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地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,干在一起,风雨同舟,同甘共苦。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为夺取疫情防控全面胜利作出贡献。
保汛情,“突击青年”显身手。“烟花”肆虐,多处险情告急。汛情发生后,村迅速成立由退役军人、青年党员、积极分子组成的32人“”防汛突击队”。分别在中太金庄段、曹圩泵站段、白马湖东大堤段、后荒地段等处进行防守。7.31晚上9点钟左右,正在白马湖大堤巡堤的杨勇接到养殖大户严龙明的求救电话,4个养殖塘口水漫堤受淹。请求派人前来支援抢险,护堤保塘口。杨勇挂完电话,立即带领12名突击队员前往塘口险情段组织抢险。风大雨大,队员们挖土的挖土,扛包的扛包,叠圩加固。看着圩底不断涌入的外水,杨勇和3名突击队员跳进1米多深的水中,用脚、用竹竿堵漏洞。就这样,到凌晨5点多钟,终于将120米长的圩堤的险情排除。养殖大户严龙明动情地说:“我去过很多地方,从没有见过像中太村的党员干部这样,危难时刻,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来到我们身边。他们不仅仅是帮助我们排除险情,更多的是让我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,也让我们养殖户和村干部之间增加了信任。我们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事业中,将全力为中太村多做贡献。”
抗疫情,“护村”抗疫保家园。突如其来的“德尔塔”,让原本疲惫不堪的村干部措手不及。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中太村党员干部迅速集结。党总支决定成立“战疫党支部”,杨勇任党支部书记。为确保不发生一例病毒感染者,同心抗疫,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、保卫战,中太村组建抗疫“护村队”,杨勇同志被大家一致推选为“护村队”队长。护村队一共45人。分别在太平桥卡口、中南地函桥卡口、“五包一”管理对象户值守,同时还有疫情宣传组、卫生消毒组等。全方位,24小时排查摸底,卡口值守。杜绝一切病毒源输入。党总支书记杨勇更是24小时在卡点值守,自7月31日以来,他连续11天没有回家睡个安稳觉;累了,困了,就在简易的防控点上休息一下。饿了,泡点方便面。杨勇书记说:“我村与扬州市一桥相连,一河相接,人员来往密切。且扬州市又是中高风险地区,阻断疫情扩散,外防输入至关重要,必须严防死守。”
保稳定,“红色代购”暖民心。疫情无情,人间有爱。我村是这次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,与扬州市宝应县山阳镇紧邻。防控任务重,接触人员复杂,排查出关联人员157人次,全部实行居家隔离。除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正常开展外,还要组织8名党员志愿者服务于居家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品的代购,随叫随到。使居家隔离人员安心、稳心,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。居家隔离人员朱庆成说:“天气这么热,代购志愿者每天都是一身汗水,忙这忙哪,不叫苦,不叫累。真是难为他们了。”
助生产,“向日葵志愿者”在行动。周边疫情的爆发,使防控措施一下子严管起来。对于我们紧邻扬州市的地区,为了确保不发生疫情传播,全村了实行封闭式管理。这样也给养殖、种植大户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不便。尤其是芡实种植大户采摘芡实的时节。外地的工人进不来,采摘的芡实运不出。面对这一窘境,中太村“向日葵”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扛起了志愿责任和担当,在党总支的统一组织安排下,及时将服务队分成3个服务小组,以产品运输、杂物清理、产品销售为主,全方位助力服务。种植大户杨树槐说:“村里实行封闭管理,我们当时很担忧,工人进不来,人手是个问题,村里及时组织服务队帮助我们,现在工人也陆陆续续找齐了。芡实采摘后,产品又运不出去,杨书记又帮我们想办法,一是联系物流把产品运出去,二是通过人不接触,用绳子来回拉船、用小飞机运送的方式把产品送到河对岸的宝应县。”养殖大户张广逸说:“村里向日葵党员志愿服务队做得太好了,我们的小龙虾都是村里帮我们联系的物流,统一集中派送,每斤只收一元钱。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,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。”疫情还未退去,中太村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仍在坚守中。杨书记说:“疫情不退,我们不退,这里有我们的父老乡亲。在灾难面前,我们的党员干部就是要冲锋在一线,战斗在一线,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,共守阵线。”在中太村,我们看到了一群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,用他们坚定执着的信念,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普通而感人的故事,他们胸前的党徽在闪闪发光,党旗在中太人民群众的心中高高飘扬。(文/刘 健 图/郭正勇)